锹甲、花金龟、独角仙,弄懂常见的鞘翅目昆虫

      爱好昆虫的孩子们,大多都会喜欢甲虫特别是大个体甲虫,看它们,不同中似乎又总有些共同的地方。

图片

      是的,这类昆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身体外部都有一层坚硬的“盔甲”。

      但它们往往又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头部长着一对儿“大钳”,有的头部长着一对儿“鹿角”,有的头部长着一支“犀角”,有的头部除了两个短短的触须,却什么也没有。

      除此之外,它们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区别,看,有褐色的,有黑色的,有黄色的,有白色的,有红色的,还有绿色的。

      我们将这类昆虫统称为甲虫,学名鞘翅目昆虫。鞘翅目昆虫(甲虫)是很多爱好昆虫的孩子们的最爱。

      鞘翅目是昆虫纲乃至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全世界已知约36万种,昆虫纲占40%以上,中国已知2万余种。

      鞘翅目昆虫数量和种类如此之多,它们在生物学分类中又是怎么区分的呢?

      要搞清楚一种昆虫在在现代生物学分类中的位置,必须对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分类阶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现代生物分类的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阶元。相似的、具有共同起源的种,聚合成属;相似的、具有共同起源的属,聚合成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昆虫研究的深入,分类层次也在不断增加,阶元基础级别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

      我将阶元系统层级图进行了归纳,以便更清楚地认识昆虫分类系统的阶元层级。

图片

      我们常见的昆虫归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纲又分为如下各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包括原同翅目和半翅目)、脉翅目、螳螂目和蜻蜓目等。常见的瓢虫、鳃金龟、萤火虫、锹甲、犀金龟、天牛、步甲、叶甲、叩甲等都属于鞘翅目昆虫。

图片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

      昆虫具有如下特点: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具触角1对(极少数无触角);胸部3节,每节有足1对;中胸和后胸节通常有翅各一对。腹部除末端数节外,附肢多退化或无。生殖孔后位。头部有触角(极少数无触角)、复眼1对,单眼2~3个或无,口器1个。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三节组成。每节腹面两侧各生足一对,由基、转、股、胫、跗五节组成。跗节又分1~5节,末端有爪,有的爪上有爪间垫和爪间刺。中胸和后胸上通常各生有一对翅。不同虫种的翅脉和脉序不同,为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有的昆虫后胸翅退化为平衡棒,有平衡作用。腹部由11节组成,由于前1~2节趋于退化,末端几节变为外生殖器,故可见的节数较少。(该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图片

图片

昆虫身体结构图(该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按照有无翅膀,昆虫纲又分为两大亚纲,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昆虫纲包含三十多个目。

图片

昆虫纲生物系统树

      昆虫纲下设的主要目、科如下图所示:

图片

      鞘翅目昆虫一般分为4个亚目,包括肉食亚目(Adephaga)、原鞘亚目(Archostemata)、藻食亚目(Myxophaga)和多食亚目(Polyphaga)。分类依据主要是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特征,如前胸腹板结构、后翅翅脉、幼虫口器及附肢等。鞘翅目昆虫的分类结构如下:

图片

注:由于昆虫分类的不断演化调整,图示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精确的分类请参阅相关专业书籍。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金龟总科下又分为锹甲科、金龟科、犀金龟科、丽金龟科、鳃金龟科、粪金龟等17科;步甲总科包括虎甲科和步甲科等;叶甲总科包括天牛科等。

      我将常见的甲虫及其阶元系统层级归属列举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来,锹甲、花金龟和独角仙分别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金龟总科的锹甲科、花金龟科和犀金龟科,它们都是甲虫但并不是一家。

      行文若有错误之处,也请您留言提出,我们相互学习,不断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