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地板出现损坏,专家进行修复时,才知道朱棣的心有多狠

故宫是我国五大宫殿里的老大,到现在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大宫殿是明成祖朱棣下令建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这么多年过去了,它还是结结实实地站在北京城的中心。

修故宫地板的时候,专家们在地基里发现了点不对劲,都惊讶地说朱棣真是太狠心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发动兵变 弑亲夺位】

1403年,靖难之战打完以后,44岁的朱棣在南京当上了皇帝。他忍了好多年,一直藏着掖着,甚至还装疯卖傻,把所有人都给骗了,最后终于从朱允炆那里把皇位抢了过来。但坐上龙椅的朱棣,心里头还是紧绷着一根弦,不敢放松,因为永乐皇帝他还有个心头大患没解决呢。

朱棣在当皇帝前是燕王,他是朱元璋二十五个孩子里的老四,打蒙古残余势力时表现得很出色。因为他特别勇猛善战,朱元璋就给了他个特权,让他管着边上的兵马。这样一来,朱棣手里的兵权就比别的藩王大多了。那时候,朱棣算是朱元璋面前的大红人。可让人奇怪的是,他为啥还要搞靖难之役呢?

下面得说说另一个人,朱元璋的亲孙子朱允炆。这小子打小就机灵,爱学习,又孝顺懂规矩,把老爸朱标的所有好品质都学到了家,朱元璋特别疼爱他。朱允炆一来,让朱元璋这位失去不少儿女的老人心里好受了不少,他心里琢磨着,得把朱允炆好好培养,让他成为能担大任的接班人。

就这样,朱允炆被推上了皇位,大家叫他建文帝。他一当上皇帝,就急着搞“削藩”,要把那些藩王的军权都拿走,好让权力都集中在中央。这个做法,兵部尚书齐泰他们这些大臣都挺支持的,但那些藩王们可就不乐意了。特别是比朱允炆小四岁的朱棣,他对削藩这事儿意见最大。

朱允炆搞了个削藩的大动作,目的就是想把各地那些藩王管得更紧,别让他们有机会造反。可他做梦也没想到,本想摆脱“藩王势力大,皇帝势力小”的困境,结果这决定却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到了1399年,朱棣找了个借口,说要除掉皇帝身边的坏蛋,就这么发起了靖难之役,一场叔侄俩争权的大战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过了整整四年,朱棣在这场皇室大战中笑到了最后,而朱允炆却再也没出现过。朱棣当上皇帝后住进了南京的皇宫,可他就是觉得别扭,因为这皇宫以前可是朱允炆的地盘。虽说朱允炆的那些老部下都被他清理干净了,但朱棣心里还是不踏实。所以,他一拍板,决定把都城挪到北京去。

那时候,朝廷里好多老资格的大臣都反对搬家到新的都城,这让朱棣挺头疼的。不过还好,到了1406年夏天,淇国公丘福站出来说话,他提议在北京盖皇宫。朱棣一听,心里就踏实了,决定要搬都。没过多久,北京皇宫的建造工作就开始规划了。这工程一搞就是十多年,期间又发生了好多故事,你想知道吗?

【宫殿之下 金砖藏密】

朱棣下令在北京盖的皇宫,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故宫。故宫的建筑特色是那种“斗拱式”的,这种设计厉害的地方在于,不用一颗铁钉就能让房子稳稳当当,平衡感超好。而且啊,故宫里头的68根大柱子,全都是用的顶级金丝楠木。这说明为了建故宫,朱棣真的是花了大力气。

说故宫的建筑,地砖也是关键一环。1417年的时候,为了给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铺地,朱棣就让官员们四处找好砖头。有人就说山东临清的砖头不错,那砖头做得既好看又结实,还是用“莲花土”做出来的。总的来说,临清的贡砖算是北方顶尖的好砖了。

除了进贡的砖块,朝里的大臣们也有人推崇临清砖,这种砖和贡砖都是山东产的。临清砖的用处特别多,不仅在老百姓家里常见,就连长城这种国家防线也常用到它。北宋朝廷把临清砖当作“皇家专用砖”,用来铺紫禁城里头三大宫殿的地面,那真是用得恰到好处。

不过,负责建造工程的“总设计师”蒯祥,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觉得临清砖其实不太适合。临清砖的特点是小巧耐用,但皇宫可是要展现宏伟壮观的,用这种砖恐怕会掉皇家的面子。再说了,临清砖原本是长城的专用材料,把它用在处理国家大事的三大殿上,也太不协调了,根本显示不出皇家的气派。

蒯祥老家在苏州,他这话一出,山东的工匠们心里头都不乐意了,觉得他把临清砖说得啥也不是。可蒯祥硬是要朱棣选他们苏州陆墓出的大方砖。这种砖啊,大小大概有二尺见方,沉得很,比寻常砖头重多了。大伙儿都挺纳闷,蒯祥为啥非得用这种砖来盖宫殿呢?

得从蒯祥的家庭背景聊起,他老爹蒯富早些年是负责建南京皇宫的头号木匠。蒯祥呢,从小就接了他老爸的班,手艺相当了得。听说他7岁那会儿,就能自己动手画建筑图了,长大后更是牛气,能两只手同时拿笔画图,这本事可独一份儿。承天门就是蒯祥的杰作,因为这,他深得朱棣的信任,成了朝廷里的大红人。

蒯祥可是朱棣认定的“现代鲁班”,他大力推荐陆墓砖,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朱棣就让手下官员跑到苏州长洲县,把做砖的师傅们都召集起来,照着皇宫用砖的29个制作步骤开始干活。这些砖,从选材、时间到烧制,要求都特别高,价格跟一两黄金似的,因此大家都叫它们“金砖”。

这批长州青砖造好后,得经过监造官的仔细抽查。要是有超过五块不合格的,那就得全部打回重做。这样来来回回查了好多遍,才挑出200多块合格的砖运到北京城去试着铺。等这些砖一到,三大殿的铺地工作就马上动手干了。

三大殿的地面铺设,从铺砖、上色再到打磨,整个流程复杂得很,要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能弄得又平又硬。等这一切都搞定了,那些做砖的窑户们才能拿到工钱。可谁承想,朱棣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居然让人把他们给毒哑了或者弄瞎了。这事儿说明,朱棣的手段可真够狠的。

朱棣效仿他老爸朱元璋,为了防着以前那些朝廷仇家来暗算他,特意叫工匠在故宫里头造了好多隐蔽的门和密道。他还下令把参与建故宫的工匠都给处决了,另外,在太和殿大门口,他让人铺了足足15层地砖。朱棣觉得,这样一来,那些想搞事的家伙就没法溜进故宫,他的命也就安全多了。

说到底,朱棣这么做是因为靖难之役的心理阴影,那可是他自己挑起来的一场兄弟间的残酷争斗。他为了当皇帝,把亲人都给除掉了,还杀了不少无辜的工匠,建了座金碧辉煌的故宫。要不是九十年代有人开始修故宫,可能这个藏了六百多年的秘密,世人永远都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