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淮安出了一个“淮金助企贷”的新政策,我觉得这个事情挺有意思,值得好好聊聊。6个亿贷款授信,这是不小的数目,现在已经有29家企业受益,这些数据不是小打小闹,属于真金白银的支持。而且,这还是以“公积金缴存信用”来做融资增值信用,这种思路合适不合适,咱们可以掰开揉碎说说。
说到这,我得先说说这个住房公积金。过去大家一提这东西,都是想到买房,职工们交,有固定资金来源,比较稳定。其实,这里面蕴含了企业的真实信用情况。企业有能力、按时给职工交公积金,就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还行,员工福利到位。现在拿这个来做信贷基础,说白了就是用企业缴公积金的动作来做贷款的参考条件,这是换了个思路考察企业的信用。我觉得这点挺新鲜,也接地气。
这次淮安搞了个和银行联手合作,算是创新了一下以前的贷款模式。过去银行贷款看企业资产、流水、抵押什么的,有的企业刚起步、或者有些优质但轻资产企业根本就没有合适的抵押物,银行一看觉得风险大,不敢贷。大家都知道中小企业融资难,这应该算是到处都一样的问题。而这“淮金助企贷”直接用公积金缴存情况做依据,相当于给企业贷款多了一条路。对企业来说,“门槛”没那么高了,流程也更方便了,申请量自然就上去了。
而且,淮安还把申请流程做得挺智能,直接在“淮安住房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就能选金融产品,企业不用跑银行排队,不用一堆资料折腾。这么做,效率肯定高了。之前动辄一个月两个月的贷款审批,现在有可能速度快很多。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资金链如果能快速得到补充,能挺过关键阶段,这对企业生存发展非常重要。
咱们说到助企,这两个字,在当前环境下格外关键。现在经济总体承压,很多企业日子不好过,有的甚至挺不过去。前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微企业都经历了最难的时候。眼看经济逐渐企稳,但依然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企业升级、技术改造、扩大生产乃至转型。银行传统贷款偏向大企业,不敢碰没有抵押的小微企业,甚至部分银行对企业主个人信用看的很重,但企业只要经营没问题,公积金交得起,就证明企业还有实力。这么一换思路,是不是一下就通了?
那大家要问,银行敢不敢放贷?我觉得关键还是多方共赢。银行以公积金交存为信用依据,风险显然比单看企业银行流水要低,因为企业如果连公积金都交不上,那暴雷的可能性就很大,所以这个信用指标挺实在。同时,公积金中心和银行共同审核,风险防控还是有的。现在已经有29家企业拿到贷款,这里面既有老牌企业,也有新兴企业,这样的覆盖面其实挺广了。至于更长期的风控,是不是还能再完善,那就是后边持续优化的事了。
另外,政府这次也很明确,把“成全文化”这个字眼放在突出位置。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为企业着想。今年以来,各地都在想办法“救企”、“安企”,就是想让企业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淮安这波操作代表着当地政府有眼力、能实干,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说明当政者心里明白:企业活下去了,地方经济才能稳得住,老百姓工作才有保障。
我还注意到这波资金规模,三个月内29家企业就获批6个亿贷款。光这个数字就能看出政策执行力非常强,银行和企业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试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拿到三五百万甚至两千万贷款,那有可能解决设备更新问题,进货资金链有了,甚至可以做短期扩张,招新人,提升产能。不夸张地说,能影响企业的命运。以往很多企业就是缺口一两个点的融资,链断了就一夜完蛋,现在这政策少说能拯救几十家企业,从就业到产业链其实都能实实在在惠及很多家庭。
有人可能会说,用公积金缴存来做贷款条件,会不会有啥弊端?比如说,企业为拿贷款,硬撑着把公积金交上?其实这个风险也不是不能防。由于公积金缴存有长期、连续性和真实性,银行、政府数据联网,假资料、假缴存很容易查出来。相反,企业要长期能交得起公积金,那就证明整体经营还是靠谱,风险也更低。再说了,这样一来企业还推动了员工权益,企业为了搞贷款也要给员工交社保和公积金,职工福利和权益更有保障,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这次淮安的做法值得别的城市学习。我关注到各地都在想办法创新金融助企,比如有的地方搞供应链融资,有的地方搞产权抵押,有的地方试点信用贷款,但能把“住房公积金缴存”这种常常被人忽略的企业信用挖出来单独用,这确实有点新鲜。这说明只要敢想,肯定能找到适合本地企业情况的创新措施。尤其是当前经济承压,传统模式难以覆盖所有企业,创新和主动作为才是王道。实际解决企业难点,比嘴上喊什么政策,抓实抓细更重要。
从企业角度来讲,如果能拿到资金,能有效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活力。很多企业在关键阶段就是需要那点“血液”输送,一旦有了活钱,转型升级就有希望。尤其是科技型、制造型企业,设备投入、技术升级都需要大量资金,这个政策非常及时。而且,企业队伍里,有时候有“短板”不是实力不行,而是资金发不出来,现在政策对准了这个“卡点”,等于把障碍拆掉了。
其实,要说这个模式是不是无懈可击?也不是。比如,未来这个贷款如果扩展到更多企业,监管是不是会跟得上?如何避免出现“骗贷”或者恶意利用政策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但从目前来看,政策刚刚试点,执行力强,审批流程快,透明度高,风险可控。后续可以动态调整,比如加强财务数据交叉核验,模拟还款压力测试,甚至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共同管理风险,这些都是后话。
从社会层面看,这样一波金融创新,对经济恢复有很大帮助。因为说到底,实体企业就是经济的根基,只有企业活力上去,制造业、服务业都有发展,百姓饭碗稳得住,这才是良性经济生态。而且,这种政府牵头、银行配合、企业受益的“三方共赢”体系,无形之中还优化了营商环境,让企业敢投资、敢扩大、敢升级,地方经济自然而然也就增量了。
最后,我觉得,要点赞淮安这次操作。政策实在,不是空头支票,落地快,有创新。希望后续能看到更多企业受益,也希望别的地方能学习经验,挖掘出更多企业信用角度,把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到那些最需要的企业上。这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看得出来,大家真是在用“成全文化”去做实事,真正做到了“共赢”。
说到这,还是那句话,银行也得变得更灵活,企业要主动用足政策,政府要加大监管和扶持,三方一起使劲,才会形成正向循环,让更多企业能过上好日子。企业维权好、福利给得足,银行风控靠谱,政府服务到位,这就是现代金融经济的良性生态样本。
总之,淮安这波淮金助企贷,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给金融创新开了个头。希望看到更多企业用好、用足这笔资金,也期待政策持续优化,助力企业做大、变强。只要大家敢想敢干,咱们的经济肯定会越走越有劲。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