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战机全面开火,美国升级加勒比海军事行动,拉美国家密集反应

美军打着"禁毒"旗号在加勒比海区域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这是保护地区安全还是赤裸裸的霸权主义?委内瑞拉船只接连被击沉,拉丁美洲18国军方代表齐聚北京,俄罗斯军事援助委内瑞拉...加勒比海域正酝酿着怎样的地缘政治风暴?

就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美国已经在加勒比海区域打响了一场"不宣而战"的军事行动。

美国国防部近期证实,部署在波多黎各阿罗约空军基地的F-35B隐形战机使用射程超900公里的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对多米尼加共和国附近海域的一艘所谓"贩毒船"实施了精准打击。这是美军首次在加勒比海实战中使用如此先进的武器系统。

太超过了。

我认为,用价值数千万美元的隐形战机和百万美元级别的精确制导导弹去打击一艘小型快艇,这完全不符合常规禁毒行动的逻辑和比例原则。想想看,你会用坦克去抓几个街头小偷吗?

这已经不是美军第一次在这一海域采取过度武力行动。9月初,美军在国际水域向委内瑞拉船只开火,造成11名船员死亡;9月15日,又有一艘据称来自委内瑞拉的船只被击沉,导致3人丧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军这次完全放弃了之前的"登船检查"战术,转为"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模式。这种变化从"执法性质"直接升级为"准军事打击",暗示着美方战略意图的根本性转变。

委内瑞拉方面并没有坐以待毙。马杜罗政府迅速组织了"主权加勒比200"军事演习,在奥奇拉岛成功试射了C-802反舰导弹和C-M90空对舰导弹。更引人注目的是,委内瑞拉首次公开展示了从俄罗斯引进的"佩乔拉"防空系统的实战部署。

马杜罗政府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兵训练,向平民传授武器使用技能,摆出了一副"全民皆兵"的姿态。

与此同时,委内瑞拉正加速推进与俄罗斯的战略同盟关系。9月20日,委内瑞拉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批准了《俄委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允许俄罗斯在委境内设立格洛纳斯导航站,并共享圭亚那湾军事基地使用权。

作为交换,俄方承诺向委提供S-400防空系统技术支持和K-300P"棱堡"岸基反舰导弹生产线。

这一动向让美国高度警惕。毕竟,这意味着俄罗斯首次在西半球获得实质性军事支点,直接挑战了自门罗主义以来美国在美洲大陆的战略主导地位。

美国军事行动的合法性也遭到了广泛质疑。联合国海洋法法庭9月23日发表咨询意见,明确指出美国未经授权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使用武力"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第2条"。

中俄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联合提交决议草案,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军事行动,但毫不意外地被美国一票否决。68个拉美及加勒比国家更是联合发声,谴责美国"滥用禁毒名义推行新干涉主义"。

有趣的是,委内瑞拉公布的打捞船只残骸照片显示,被击沉的船上满载渔具和生活用品,而非美方声称的毒品。英国《卫报》调查发现,被击沉的四艘船只中,三艘属于委内瑞拉国营渔业公司,船员均持有合法捕捞许可证。

而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最新报告显示,委内瑞拉并非可卡因主要过境国,其毒品出口量仅占全球0.3%。相比之下,哥伦比亚年产可卡因约1200吨,占全球总量60%,但美国对哥军事援助却在减少。

如此选择性的"禁毒行动"背后,难道没有其他考量?

我想,答案很明显。

美国地质调查局近期报告称,委内瑞拉圭亚那盾地区蕴藏全球最大未开发稀土矿,储量超1000万吨。而该区域紧邻美军在圭亚那的"合作"军事基地。再加上委内瑞拉拥有世界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储量,美国对该地区的战略利益昭然若揭。

就在美国军事行动升级之际,拉美18国军方代表齐聚北京,参加第六届中拉高级防务论坛。这一异常罕见的集体行动,传递出拉美国家对美国军事扩张的集体忧虑。

与美国的军事威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此时正派遣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前往拉美地区执行医疗援助任务。一边是导弹轰炸,一边是救死扶伤,这种反差实在太强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舒德森认为,美国的军事冒险正陷入"帝国过度扩张"的陷阱。拉美国家通过区域联盟加速"去美国化",2025年该地区与中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3%。

同时,俄罗斯借委内瑞拉危机在西半球打开战略缺口,其远程航空兵已开始在古巴到尼加拉瓜沿线实施常态化巡逻。这种来自中俄的"双重挤压",可能迫使美国在未来调整其拉美政策。

究竟是安全利益还是资源争夺?禁毒行动还是地缘博弈?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军事扩张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重塑西半球的力量平衡。

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委内瑞拉能否借助俄罗斯技术支持构建有效防御体系?拉美国家能否形成统一的反干涉联盟?美国会不会继续扩大军事行动规模?加勒比海的局势走向,很可能将深刻影响整个西半球的战略格局。

你怎么看这场正在加勒比海上演的地缘政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