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印度态度大转变?8月4日,中印关系传来新消息

巴美联手巴基斯坦石油大动作,印度态度大转变,中方迎关键机遇

华盛顿那副颐指气使的老毛病又犯了。

特朗普对着镜头大吹法螺,声称印度即将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眉毛都快挑到后脑勺去了。

可话音未落,新德里甩出一叠白纸黑字的合同,当场戳穿这个漫天飞舞的政治谎言。

石油交易记录不会骗人。

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公开证实,今年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签下的新合约已经排到年底,每天稳定的海运量超过50万桶。

这个数字甚至比俄乌冲突初期还高出15%,哪里像是要停止采购的架势?

折扣游戏才是核心机密。

三年前俄油以每桶低于市场价20美元的特惠价冲击印度市场,新德里立刻把俄罗斯石油进口占比从2%推高到30%。

如今折扣缩减到不足4美元,印度炼油厂只是按商业规律调整采购节奏,这种周期性波动却被美国政客包装成政治站队。能源安全不是嘴上说说。

印度国有炼油企业掌握着全国60%的成品油供应,这些企业的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占总采购量的45%。

这意味着如果突然切断俄油进口,第二天就会有八千万辆摩托车上不了街,三亿台柴油发电机停止运转。

所谓停止采购论,跟要求全印度进入省电模式没什么区别。

美国的软硬兼施早被摸透底牌。

就在特朗普吹风当天,印度最大私营石油商信实工业宣布追加两艘超大型油轮订单,专门用来运输俄罗斯原油。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家企业旗下炼油厂刚刚完成设备改造,专门适合加工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每桶加工成本比中东油低2.3美元。

美元结算的猫腻正在被瓦解。

今年前七个月印度对俄石油贸易中有37%采用卢比-卢布直接兑换,还有18%使用阿联酋迪拉姆进行三角结算。

俄罗斯储蓄银行在新德里设立的特别结算中心,处理着每天近5亿美元的能源交易。

这套完全绕开SWIFT系统的支付机制,让白宫的金融封锁成了笑话。

地缘战略平衡术正在显威。

当美国商务部威胁对印度钢铁加征关税时,印度石油部长转身就批准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参与孟买近海油田开发。

而当五角大楼暗示可能暂停F-35销售时,新德里即刻向莫斯科下订五套S-500防空系统。

这种左右开弓的外交手腕,比某些国家闷头挨打的策略高明得多。

中印互动的涟漪效应不容忽视。

就在美国宣布制裁措施后,印度石油公司主动联系中石化,洽谈联合采购俄罗斯石油的可能性。

这种被外界视为"抱团取暖"的举动,实质是能源买方联盟的雏形。

当两个占全球石油进口量21%的国家开始协调行动,国际能源市场的定价权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石油美元的霸权裂缝在扩大。

俄罗斯财政部的数据显示,过去十二个月流向印度的原油中有83%没有通过美元结算,而三年前这个比例只有6%。

当石油、黄金、粮食这些硬通货逐步剥离美元体系,某些国家靠印钞票就能收割全球的好日子正进入倒计时。

这场能源博弈的终局或许早已注定。

印度每日550万桶的原油缺口摆在那里,能替代俄罗斯供货的选项只有三个:要么沙特每天增产200万桶,要么美国取消页岩油出口限制,要么伊朗奇迹般解除制裁。

看看现在红海航道的紧张局势,再瞧瞧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降至四十年新低,明眼人都知道特朗普那些漂亮话的斤两。

就在美国官员忙着给记者吹风的当口,两艘满载俄罗斯原油的巨型油轮正穿越马六甲海峡,船身上刷着的"印度石油"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样的现实画面比任何政治演说都有说服力,国家利益面前,政客的表演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