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中生操场晕倒,家长质问学校“有无良心”,细节曝光引全网破防了

那天天津有个高中生,在学校操场上跑步的时候突然晕倒了。

事情发生后,孩子被紧急送医。

现在还在ICU里,靠机器维持生命体征。

说实话,看到这消息,谁心里都不好受。

一个年轻的生命躺在那里,父母得多崩溃啊。

可接下来家长发的视频,让很多人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他说:“一分钟多钟,老师才姗姗来迟。”

“六分钟后,校医才到。”

“救护车来了都二十多分钟了。”

然后问学校,“你们到底有没有良心?”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

不是不理解家长的痛苦。

换谁家孩子这样,都受不了。

但问题是,学校的反应真的像说的那么慢吗?

根据目前的信息,学生一倒下,体育老师一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

这个速度,其实挺快的。

毕竟老师不可能时刻守在操场边上。

而且他到了之后,马上做了初步处理。

还让学生跑去叫校医。

校医六分钟赶到,也符合实际情况。

中间要听学生描述情况,判断带什么设备和药品。

人又不能飞,也不能凭空出现。

至于救护车,二十分钟到。

有人说医院离得近,怎么这么慢?

但现实是,救护车不一定随时待命。

有时候本院的车全出去了,得从别的医院调。

这是常态,不是特例。

还有人提到AED,就是自动除颤仪。

家长好像暗示学校没这设备,是失职。

但目前教育部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学校必须配备。

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条件配齐所有急救设备。

再说当天体育课前,老师还问过大家吃早饭没有。

没人反映身体不适。

事发后老师也做了心肺复苏。

有学生可以作证。

整个过程,学校该做的基本都做了。

现在孩子出事,大家都心疼。

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就说不过去了。

有网友说,要是真有既往病史,有没有提前告诉学校?

这点很重要。

如果孩子,学校不知情。

那出了事,全怪老师和校医,不太公平。

很多家长看了这些细节,原本的同情慢慢变成了无奈。

他们也当父母,能体会那种痛。

但也知道,不能因为痛,就去指责不该被指责的人。

学校不是医院。

老师也不是医生。

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冲上去救人,已经尽了本分。

现在反过来说人家“没良心”。

听起来挺让人心酸的。

有人提到了之前上海那个案例。

也是类似的情况,家长一开始情绪激动,质疑学校隐瞒。

后来监控公开了,才发现学校一直在积极应对。

这次会不会也是这样?

我们不知道孩子之前的身体状况。

也不知道更多医疗细节。

但仅从现有信息看。

学校的响应流程,并没有明显失误。

反而可以说是比较及时的。

悲剧发生了,总得有人承担后果。

按惯例,这类事件即使学校无责,出于人道也会适当补偿。

这是常见的做法。

也有相应的专项资金。

但这不等于承认有过错。

更不该变成舆论审判。

现在网上有些声音,带着情绪在骂学校。

可事实可能并不支持这种愤怒。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意外。

学校、老师、医生,都在尽力。

与其事后追责,不如想想怎么预防。

比如推广急救培训。

比如推动有条件的学校配备AED。

比如加强学生健康管理。

这些才是长远该做的事。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希望孩子能挺过来。

也希望家长能慢慢冷静下来。

悲伤需要出口,但别让情绪盖过事实。

谁都想救这个孩子。

包括那些被骂“没良心”的人。

他们也在现场跑前跑后。

他们的心,也不比谁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