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亲自接见古月,刚入座就批评:主席可不是你这个样子

古月因为成功饰演了毛主席而家喻户晓,他的长相、神情还有那股子气质,跟中年时的毛主席简直太像了。

电影里,他把毛主席那种伟人的潇洒风度和文人气质,还有诗人的浪漫情感,都表现得特别到位。

古月扮演的毛主席形象,不仅深受老百姓喜爱,还获得了中央领导们的充分肯定。

1983年的时候,杨尚昆主席亲自和他见了面,可是,他刚坐下,杨尚昆主席就责备他说:“主席可不是你这副模样。”

【无依无靠的孤儿 加入了解放军文工团】

1949年冬天,广西南宁迎来解放,管理城市的解放军战士在城里一个大院子里,偶然碰到一群十来岁的孩子,他们正拿着饭盒和茶缸,在院子里自己动手做饭吃。

打听之后才知道,这院子其实是所孤儿院,里面的孩子都是被孤儿院收留的。解放的炮声一响,孤儿院的管理人员吓得慌了神,扔下这些孩子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古月就是这些被遗弃孩子中的一个。

看到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解放军的领导们仔细商量后,想到十三军文工团正好在招新,便决定让这些孩子进文工团。同时,军队领导还特意交代文工团,一定要把这些孩子养大成人,好好栽培,那年古月才九岁。

古月小时候的事儿记得不太清楚,去当兵报名那会儿,他连自己到底哪天生的都不知道,就晓得是九月里,于是填表时跟工作人员说:“我记不得具体哪天了,就填九月九号吧,这样容易记。”

这也许就是命运特别的安排吧,古月当时随便填了个生日,没想到正好和毛主席去世的日子一样,后来,他就成了专门演毛主席的演员。

【古月被发现酷似毛主席】

古月在文工团里慢慢展现出他各方面的才能,为了让他能更好地发展,文工团特地请来专业老师,教他画画、拍照还有跳舞。

古月没让人失望,他刻苦学习,在各类艺术方面都收获了不错的成果。而且,他对篮球和手球特别喜爱,甚至还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头衔。

1967年秋天,在昆明军区文化部当干事的古月去外地办事,在火车上,有个坐在古月对面的中年男人,不经意间瞧了瞧古月的脸,一下子眼睛瞪得老大,吃惊地说:“太像了,简直一模一样啊。”

古月抬起头,一脸茫然地问:“你是在说我吗?我像谁呀?”

一位中年男人兴奋地喊道:“你跟咱们敬爱的毛主席长得真像啊!”他的声音不算大,可在这安静的车厢内,还是引起了一阵轻微的波动,周围旅客都转头看向古月,小声的议论声慢慢传开了。

古月突然被这么多人关注,一时有点慌了神,他腼腆地笑着回应:“哎呀,我哪能和毛主席比呀。”

可那位中年男士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他从包里抽出一幅绘着毛主席的油画,朝古月说:“瞧瞧,这多像啊。”旁边的人拿古月和油画比对了一番,也都纷纷表示跟毛主席太像了。

回到家里,他跟在昆明军区国防话剧团上班的媳妇桂萍,说了火车上碰到的那些事儿。

桂萍仔细端详着古月,忍不住赞叹道:“哟,还真挺像的呢!”

随后,她取了把梳子,轻轻把他头发往后梳,又仔细瞧了瞧,笑着开口:“对,这样看着更像了。”

某一年,国防话剧团排练一部话剧时,其他演员都选好了,就是演毛主席的演员,选来选去,挑了好多次,一直没找到特别合适的,所以这个角色一直定不下来。

在这部话剧里演女主角的桂萍,猛然间记起了自己的老公古月,她便跟在场的几位导演和编剧说,不妨让古月来试试这个角色。

话剧团里有人曾见过古月,觉得他长得跟毛主席特别像,觉得让他来演这个角色肯定挺合适。

可是,古月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最后没能抓住这次演毛主席的机会。

【成为最像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古月最终还是被影视剧组看中,从此踏入了演艺圈。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少剧目都开始刻画起领袖人物的风采。1978年,总政治部文化局给各军区的文化部门发了通知,让全军各部队挑选出适合演领袖的特型演员并予以推荐。

没过多久,当时担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的胡可,带着工作组到云南的基层部队去做调研,军区就让古月去负责陪着他们一起工作。

胡可和团队里的人也发现古月跟毛主席长得特别像,所以就让古月扮成毛主席的样子拍了几张照片,之后把这些照片带回北京,拿给了八一制片厂的负责人看。

工厂负责人和特型小组的头儿瞧了古月的照片,都忍不住感叹他长得和毛主席简直一模一样,接着他们就把照片送到了叶剑英元帅那里。

1979年秋天的一天,82岁的叶帅手持放大镜,仔细端详着桌上二十多张扮演毛主席的演员照片。

叶帅瞧见古月的照片后,不住地点头,嘴里念叨着:“哎呀,真像!真像!太像了!”接着,他拿起笔在照片背面画了个圆圈。

【古月塑造的毛主席形象深入人心】

1980年6月,古月刚在八一制片厂没上多久班,就接到《西安事变》剧组打来的紧急电话,让他赶紧去西安参加角色试镜。

那时,剧组让古月和另外两位可能演毛主席的演员去试戏,导演让他们三人按剧本里的同一部分,各自演个小短剧。

古月头一个登台表演,表演时,台下观众时不时发出惊叹:“这简直太像了!”“个头和身形都几乎一样!”“太像了,真是太像了!”

导演和编剧对古月的演技十分赞赏,没过多久,古月就成功在电影《西安事变》里扮演了毛主席一角,这也是他头一回在屏幕上以毛主席的形象亮相。

电影《西安事变》公映后,饰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获得了影视圈和观众们的广泛好评,随后他又参演了《四渡赤水》《斯特朗在延安》《彭大将军》以及《父亲》等几部影片。

虽然大家对古月的表演都夸赞不已,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继续琢磨怎么把毛主席的形象演得更逼真。

就这样,古月一直努力着,他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个动作,都越来越像毛主席了。

【杨尚昆批评古月:主席可不是你这个样子】

1983年12月26号这天,为了给毛主席庆祝90岁生日,中央歌舞团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演出,这场演出里,古月被专门请来,在歌剧《长征》里扮演毛主席。

表演刚落幕,中央领导和成千上万的观众就立刻送上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第二天中午快到下班点,中央歌剧院的院长突然来找古月,告诉他杨尚昆和夫人想和他见个面。

古月瞅了瞅手表,说:“哎,这不正好到饭点儿了嘛,现在去见首长,是不是不太妥当啊?”

院长讲:“别想那么多啦,杨副主席让咱们马上去,那咱们就赶紧出发吧。”

不过,古月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他上了车,一路都在心里琢磨,怀疑自己昨天的表演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做好。

古月来到杨尚昆家时,才知道杨尚昆和夫人李伯钊看完演出后特别开心,尤其是对古月演的毛主席形象,连连称赞。

所以,当为歌剧院的领导们摆下宴席时,杨尚昆特别表示要亲自见见古月,还热情地请他一起来赴宴。

让人没想到的是,杨尚昆见了古月后,上下仔细瞧了瞧,接着就责备说:“主席可不是你这副模样。”

古月和在场的人听了杨尚昆的话后,都一脸茫然,搞不懂他为啥要这样说。

杨尚昆察觉到众人的反应,轻轻拍了拍古月的肩,接着讲:“我跟在毛主席身边好些年了,据我所知,毛主席可不会像你这么拘束。不管什么时候,他都那么坦然自在,特别有气度。”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杨尚昆从大家进门开始,就注意到古月一直小心翼翼、不太自在,所以才说了那番话。

古月急忙说道:“我呀,就只是演演主席,那是装出来的,您才是真正的主席呢,所以,做事可不能太马虎随意啊。”

杨尚昆笑着讲:“演员要想把角色演得像真的一样,平常生活里就得有意识地找角色的感觉。多去模仿,演起来才会自然,不会显得生硬。你演的这个角色很特别,所以平常也得学着模仿毛主席。”

古月听了杨尚昆主席的话后深受启发,他在平日里更有意地去模仿毛主席的说话和动作,这为他以后能活灵活现地饰演毛主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古月一直努力钻研,他演绎的毛主席形象让大家都深深记在了心里,几乎没人能比他演得更好了。

1988年冬天的一个日子,好像穿越了时光,40年前那荣耀的一幕又重现于天安门城楼之上:毛主席、朱德、周总理、刘少奇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都聚集在了那里。

实际上,这儿正忙着拍一部讲述重大历史时刻的鸿篇巨制——《开国大典》。

此刻历史与现实交融,长安街上、金水桥边围满了看热闹和拍照的人。

当饰演毛主席的古月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对着人群挥手并大声喊出“人民万岁!”的那一刻,不少人都忍不住激动得掉下了眼泪。

【结语:】

不少人觉得,古月能靠演毛主席而名声大噪,是因为他生来就长着一张和毛主席特别像的脸。

不过,这可不是唯一因素,古月能成功把毛主席的形象演得活灵活现,除了他长得和毛主席特别像之外,背后还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呢。

为了让每个阶段的毛主席形象都活灵活现,他利用业余时间,仔细研读了众多关于毛主席的书籍和文献,还不断揣摩毛主席的说话方式和行为动作。就这样,通过他坚持不懈的付出,古月的演技日益精湛,最终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2005年7月2号这天,古月突然心肌梗塞发作,遗憾离世,终年68岁。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