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机前的全民狂欢:街机厅里听不清的必杀技
全国各地的小孩挤在烟雾缭绕的游戏厅里,目不转睛盯着《街头霸王2》的屏幕。
屏幕上闪现出角色放招时的模糊喊声,很快这些奇怪的发音就成为了街机厅里的通用密码。
"欧溜根"、"栽栽不落根",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哪国语言,但就是那么顺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回忆起那段时光,印象深刻的不只是角色的出招动作,更是那些莫名其妙的腔调。1987年,《街头霸王》初代问世没多久,街边游戏厅就成了年轻人的聚集地。三四年后二代产品火爆全国,这台机器前经常围满各种年龄层的玩家,每个人都对游戏角色有自己的叫法。
那时候的游戏机音响效果实在不敢恭维,再配上嘈杂的环境音,本就不标准的日语英语发音更是听不真切。但这反而给了玩家们发挥创意的机会。同一个招式,北方喊"哈哟根",南方可能就成了"好油给"。湖南那边还把相扑角色喊成"幽鬼",听起来活像个恐怖片角色。
有意思的是,虽然各地叫法五花八门,但只要一开口,旁边的玩家立刻心领神会。四川老乡认得"栽栽不落根",北京孩子一听"青根"就知道指向谁的必杀技。角色绰号也极具地方特色,春丽在东北被喊作"中国妞",到了江苏就变成了"扫把头"。
这类空耳现象不单出现在《街头霸王》系列。玩《拳皇》的小伙伴听到克拉克那句"胡丽亚",至今还在绞尽脑汁琢磨到底啥意思。战国卍丸选人时那句被空耳成"呐,小子"的台词,也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那些年游戏厅里还有件趣事——完美击败对手后,系统会报出"You win perfect"。稚嫩的中国耳朵却听成了"二百五",这话很快在各地游戏厅流行开。后来改版游戏干脆顺应潮流,直接把分数改成250分。从此"250"成了游戏厅通用的调侃词汇。
现今的家用机音质清晰,却再也找不回当初那份欢乐。那时的游戏厅,吵吵闹闹中夹杂着各地口音的招式喊声,反倒成了7080后难以复制的集体记忆。一枚游戏币能在掌心攥到出汗,偶尔兜里翻出遗忘的硬币,简直比捡到钱还高兴。
时间过去三十多年,当年的小孩已经长大,但对那段模糊不清的游戏音效仍津津乐道。虽然始终没弄清楚"阿刀给"到底该咋写,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语言。各地玩家聚在网上讨论这些称谓时,常常会心一笑——那些奇怪的发音早就是刻在DNA里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