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严厉谴责以色列突袭多哈:武力换不来和平,平等对话才是出路

2025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突然传来爆炸声——以色列15架战机从境外发射10枚导弹,对身处多哈的哈马斯高层发动“精准打击”。这场突袭不仅造成6人死亡(包括1名卡塔尔士兵),更因三大“惊点”引发国际社会强烈震动,而中方的表态尤为引人关注。

惊点一:谈判桌上的“斩首行动”,斡旋国尊严遭践踏

袭击发生时,哈马斯代表团正与美方讨论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停火方案。作为巴以冲突主要斡旋方,卡塔尔自冲突爆发以来已促成多轮人质交换谈判,甚至为哈马斯提供政治办公室。然而,以色列却选择在谈判关键期发动袭击,公然打破“不在斡旋国动手”的国际默契。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怒斥:“这是对卡塔尔主权的公然侵犯,是对国际法的践踏!”

惊点二:美国“默许”下的冒险,盟友关系现裂痕

据以色列高级官员透露,此次袭击事先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但美军却在袭击“前一刻”才接到通知。白宫虽紧急向卡塔尔保证“不会再发生”,但这种“事后补救”已难以平息怒火。更讽刺的是,以色列此次行动由辛贝特(国内安全局)与空军联合实施,而非传统上负责海外暗杀的摩萨德——这一细节暴露出美以关系微妙变化:美国对盟友的约束力正在减弱,而以色列的军事冒险主义倾向愈发明显。

中方表态:武力换不来和平,对话才是根本

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中方严厉谴责发生在多哈的袭击行为,坚决反对以色列侵犯卡塔尔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行径。”他强调,当前加沙冲突已延宕近两年,中方强烈呼吁有关各方特别是以色列为平息战火、重启谈判多做积极努力,“武力换不来中东和平,对话谈判才是根本出路”。

深层警示:军事冒险终将反噬

此次袭击暴露出以色列的极端逻辑:为延续战争态势,不惜破坏斡旋渠道、践踏盟友主权。但历史证明,暴力循环只会催生更多仇恨。当15架战机掠过多哈夜空时,炸毁的不仅是哈马斯办公室,更是整个中东对和平的最后一丝期待。正如中方所言:“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行为,最终都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