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朵卖枕头成主业,加盟压力大,库存卫生问题紧跟上

开酒店的亚朵,现在最赚钱的动作,竟然是卖枕头。这事不少人听着都懵:明明是酒店,却一年靠零售睡眠产品挣了21.98亿元,光枕头卖爆,销量直接干到380万只。有人说,这生意太神了,亚朵简直是家纺界的价格牌,甚至当年网友热议老牌家纺,年出货也没有人家半边天——酒店副业成“顶流”,光靠让住客“住一次带走一个”,一年卖床品赚的比一些老品牌一年还多。到底是什么让亚朵副业跑赢大盘,哪些新问题也紧跟着跳出来,这公司还能靠啥搞钱?

亚朵能把副业玩成主业,大概也没谁了,其他酒店搞“二次消费”都简单地做做快销品,顶多卖点洗发水、牙刷啥的,卖不动就砍掉,亚朵一反手,整个客房直接做成沉浸式样板间。每个人刚住进去了,枕头真软,扫码409元,立刻送到家。体验变成销量,每一个睡进亚朵的人都在用身体给它做广告。主纬就是新中产睡眠焦虑——谁睡不好谁焦虑,谁就愿意掏人民币搞定。枕头叫“深睡记忆枕”,还给你赋能幸福感;被子控温、床垫人体工学,香薰机助眠——全是睡觉场景带货,亚朵直接构建一套自己的“空间零售逻辑”。别家追求规模,亚朵玩精细场景。“线下酒店变线上电商”这句话说出来,很多酒店老板都觉得想当然,轮到亚朵,直接营业额三分之一靠零售,同行看着都得服气。

合理自信扩张,同步炸开。亚朵加盟门店1824家,直营只占极少一部分,走量,全靠加盟。但这“副业大跃进”,问题也醉人。库存!2024年库存从11.9亿猛增到16.74亿元,增幅40.6%。每卖一只枕头仓库多压多少?零售逻辑打一旦戛然而止,这堆“爆款”很可能直接变死货。还有前阵杭州客人枕头套,印着医院LOGO。住亚朵酒店,睡进“回收医院枕头”?社交媒体瞬间段子满天飞。官方回应都说是“门店操作失误”;网友谁信?卫生不过关绝对是信任底线问题,一边高价,一边品质翻车,嘴上情怀,心里还是牟利,高端人设直接打折。

加盟那边“后院冒烟”。直营2%,加盟98%,“轻资产+平台收入”,听起来无敌。按月收管理费、系统费、抽成,各种扣,每月总经理费2-3万,系统维护3300,抽成6%,一摞账单摊开,加盟商全是“打工人”,平台坐着等收钱。很多老板苦水直冲热搜,有人说加盟是“割韭菜”。花洒喷出长头发、床底藏剩袜、单间秒涨10倍,负面一天一个样。“标准化做行业”,是酒店死活都要死磕的“门槛”,结果亚朵加盟越多,标准化就越难。现场体验不稳定,跨门店谁都说不上话——品牌口碑全看线下“加盟商给不给力”,情怀越拉越空。

最尴尬就是“副业干死主业”。零售到2025年上半年,GMV干到19.89亿,占总营收近40%,看着光鲜,实际隐忧不少。酒店收入靠零售,酒店成睡眠电商展厅。主业和副业倒挂,运营成本涨得越来越快。今年二季度酒店运营成本8.93亿元,零售成本4.51亿,排第二。消费新鲜度在掉头走下坡,零售营收暴增期283%,后面变126%,再到现在Q2只剩80%。市场热情冷却快,副业刚把主业救活,下一秒涨速放慢,副业又成了拖后腿的重包袱。

更关键,亚朵能吹“沉浸空间”,墙外人马上学会。你能弄“深睡枕”,老东家华住,锦江、如家、希尔顿全都上市同款,价格差不多,体验说法全是一个模子。民宿主都学精了,房间扫码摆被子、枕头、香薰机。消费者只认产品?不认品牌。你卖439元一个“深睡枕PRO”,别人直接299元包邮。睡感评测拼到极致,有流量的地方昨天还喊“你是老大”,第二天就是比价格、拼配送、玩社交口碑。

亚朵打法能撑几年?说实话不是技术,不是文化,是谁能刷用户、抢流量;不是品类独占,“空间零售”马上内卷。你搭建的渠道再畅通、故事讲得再优雅,到头公司回报还是要看真实复购,消费者信任能扛住负面才是真护城河。枕头把主营盘养得太肥,其他价值链拉胯,一翻车就是断层。

纯靠躺赢那肯定不行。搞“人文+体验”,热度能来多快,退潮就有多快。主副业双引擎,亚朵必须补课,供应链要管控,品牌要护底,实打实都得上。不然副业挣的钱,最后还得用来擦主业的屁股。没人能单靠个枕头走天下,能引爆,也能反噬。

看着亚朵被“副业”带飞,也看到副业反噬主业的第一波风险箭在弦上。商业模式漂亮,躲不过库存天坑、加盟焦虑、卫生翻车“连环三板斧”。未来谁敢说亚朵永远稳坐钓鱼台,这市场一变,谁都得转型。拼场景、拼效率,真正赢出来还得靠底层功夫和用户口碑,想长期搞钱,腿得扎实,路得宽,正视问题才能走得更远。

文章图片都来自网络,仅作内容配合用途,如果侵权请留言,会删除处理。纯属个人观点分享,欢迎讨论批评。全程坚持社会正气,倡导健康正能量,小编码字很用心,有意见随时说,欢迎点赞关注留言支持。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