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9月走势真相:震荡向上迎4000点,但需警惕中期调整风险
投资是一场漫长的修行,9月的A股市场既充满机会也暗藏挑战,唯有认清大势者方能行稳致远。
8月A股市场以强势上涨
收官,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879点,距离3888点仅一步之遥,收盘站稳3875点。市场交投持续活跃,全市场成交额连续13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周内更有3个交易日突破3万亿元大关。
这波上涨行情背后是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形成的正反馈效应。随着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创下十年新高,市场对后市走势既充满期待又不免担忧。
01 市场趋势:震荡上行与潜在风险
展望9月,多家券商认为市场保持震荡上行的概率较大,但斜率较8月可能会相对放缓。
支撑市场上涨的核心逻辑没有发生变化:市场估值合理未明显透支,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开启,公募基金发行出现回暖。
然而市场并非没有风险。中国银河证券指出,A股下一阶段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但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
02 资金面:增量资金仍在持续流入
当前驱动市场上行的关键力量来自于赚钱效应积累后,持续的增量资金流入所形成的正反馈。
主动偏股基金、主观多头私募、指数增强量化私募年内收益率中位数都超过了20%,偏股权益基金的赚钱效应明显。
7月以来主动股票基金重回净申购,融资余额大幅增加,证券私募基金备案规模大幅增加,都显示居民资金开始加速入市。
03 行业配置:从科技成长向权重蓝筹扩散
机构认为,随着市场参与资金和投资逻辑的多元化,行情演绎不会局限于小市值公司,未来有望出现扩散。
滞涨且盈利质量更好的中盘股或低位蓝筹股有望成为下一阶段股市上升的重要力量。
中原证券建议投资者均衡配置成长与价值风格,若TMT板块进入调整,可逐步增配金融、交运、消费等板块。
04 牛市中期调整:历史规律与当前信号
A股牛市中的中期调整通常指持续时间几周到数月、幅度达到10%-20%左右的回调。
在中期调整前,市场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特征:指数快速拉升、成交量异常放大、全面亢奋与忽视风险。
板块与个股分化也会加剧:前期龙头股滞涨或调整,低位滞涨股、题材股、垃圾股被爆炒,防御性板块异动。
从技术面看,顶部形态雏形(如双顶、头肩顶)、顶背离现象(MACD、RSI、成交量背离)等都是重要警示信号。
05 九月投资策略:逢低布局与结构优化
基于对9月市场震荡上行的判断,投资者可继续逢低配置成长和补涨行业。
短期核心资产、补涨的成长等可能相对占优。考虑到前期表现、估值、交易活跃度、景气变化、政策和事件催化,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PPI触底、美联储降息的领域,以及业绩增速较高或有拐点的领域。
具体包括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计算机(计算机设备、软件开发)、非银、电力设备(电池、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美容护理等细分行业。
06 长期视角:牛市格局未变,调整即是机会
虽然9月市场可能面临震荡,但A股向上趋势不改。未来股指还会有新高。
2025年以来,看多中国的逻辑是一贯的:中国转型进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下降;无风险利率下沉,长期资本和居民入市进入历史性转折与时代趋势;资本市场改革,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和风险认识因此有系统性改观。
投资者应该珍惜3700点之上的牛回头,珍惜当下低位低价有业绩支撑的优质股票,这些标的将在未来的牛市之旅中诞生众多牛股。
截至9月1日,创业板指日涨幅达2.29%,科创50上涨1.18%,深证成指上涨1.05%。成长风格连续第三周占优,科技板块行情持续火热。
交易性资金活跃和机构增加锐度主导的部分动量行情,短期性价比已明显下降。行情适当减速是健康的,中期市场观点不变:时间已经是牛市的朋友。
四中全会将于10月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随着会议时点临近,市场将逐步围绕新一轮政策预期展开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