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2日,CBA夏季联赛东营站15:00山东高速对阵天津先行者,双方阵容调整备受关注,比赛结果值得期待

你说这比赛安排也太折腾人了吧,居然下午三点就开始山东对天津,简直像是故意安排在吃完午饭之后,让人盯着那片绿茵或者篮筐,像极了那种“你敢不敢看我比赛,我偏偏要在你吃饭的时候玩”。这赛程,真让我忍不住想问一句:到底谁安排的?是不是觉得午休时间还不够折腾,非得拼个你死我活才算过瘾。你说说,山东高速去年还算挺有看头的,虽然一轮游,但整体上还是有点拼劲的感觉,结果这次调整阵容,20多个人报名,除了常浩然、陈林坚这些“老将”,剩下的还在磨合。你说,磨合个啥?都快到赛季开打了,真是在“试错”?

而天津那边,情况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八月份全败,战绩然后就送走了郑昊燃、时德帅这两根“定海神针”,换句话说,球队在“自我救赎”的路上越走越迷。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像一只看到自己尾巴的狗,拼命追逐,却追不到自己想要的未来。天津的阵容里大部分本土球员都在“练习初级阶段”,一想到他们的状态,就会忍不住摇头:这是“成长期”,还是“乱成长”?

而且,比赛还跟我开着玩笑似的,居然安排在下午三点开始。别说比赛的悬念,连空气都没静下来,仿佛别人都在忙着午休,你就非得在这个时间点把比赛推出来,让瞬间的看点变成了午休的“必修课”。你猜这些队伍都吃什么?是不是为了炸开锅,才安排得这么折腾。谁都知道,夏季联赛本身就是个试炼场,碰碰走形式,磨合队伍,结果却变成了“拼谁的热情更低”的战场。

说到阵容调整,真不得不说,青岛青岛国信制药和山西汾酒这场比赛感觉像是“港剧”里的“换角”。

青岛那边,杨涵森奔赴NBA,球队急需补充内线力量。这不,从浙江引进了王奕博,大家都在猜测:这位新援会不会第一场就能亮相?毕竟,青岛整天喘着气,期待着“救世主”出现,结果呢,等待的过程就像人们等待一份散发着“希望味道”的快递。但是说实话,王奕博的加盟,看似是队伍的“救星”,但实际上还得看看他的状态能不能承受这场“新的战役”。你说,要真是那么容易把球队带上正轨,NBA和CBA的差距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

再看看山西队,他们继续用“锻炼新人的姿态”在打比赛。于米提、刘东在场上不断试,像在做一个“试验项目”似的。你别说,虽然这是为了未来储备,但我总觉得,咱们的夏季联赛就是个“看学生作业”的场景。草草试一试,写写画画,反正也是练练手,结果观众的耐心也像那“被打了折的心理价”,一点点耗光。

而真正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赛场上的情绪你能感受到一丝“焦虑”吗?就是说,比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赢不赢,更在于能不能站起来,把那些“还磨合”出点模样。我看到官方的报道,倒还挺真实:这场比赛,除了技术上的磨合,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你说,别人的生活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地铁、工作、吃饭、睡觉。我们呢?天天在这些“拼拼凑凑”的比赛中感受各种情绪的跌宕起伏。比赛场上的策略、转折、偶发的失误,就像在告诉你:人生还真是个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有时候,看到一场比赛结束,心里还在琢磨:这队真行,下一场又会变成“新队”;那队又要“调兵遣将”,看得我头都大了。

但最让人觉得荒谬的是,就算知道这些都是“试炼”,别的队伍还能装作满不在乎。我们呢?看着“阵容大换血、战术时不时出错”的场景,真的难免会冒出一句:到底是谁在撑着这场“看不透的闹剧”?

还真就觉得,这比赛和生活一样,总是在“你以为稳定了”的瞬间,给你个“你心疼的打击”。你说,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一场比赛,是真正“按套路出牌”,让我们不用一边吃着瓜,一边吐槽“还真是够折腾”。这是比赛的魅力么?还是生活的折磨机会?我都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