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服役前,解放军又一条电弹航母已到位,美军怎么打这一仗?

静止的福建舰直接把人看傻了:甲板上一声低吼,战机嗖地窜出去,好像有人用一根橡皮筋把它弹上天,可根本没风。老外的航母得先开足马力兜圈子造风,咱们直接原地起飞,这是哪门子黑科技?

很多人还没从福建舰的静止弹射里回过神,076四川舰又把工棚拆了,电磁弹射器亮闪闪摆在那里。工棚拆得快,消息来得更快,海试随时启动,等于告诉世界:第二根“橡皮筋”也快绷紧了。

这根“橡皮筋”不简单,它得在一瞬间把几十吨的铁鸟从0拉到200多公里时速,还得保证电流不跳闸、轨道不变形。福建舰敢在几乎静止的状态玩这一手,等于把系统压力拉到极限秀肌肉,说明工程师心里底气足得很。

底气来自反复折腾。电磁弹射最怕两件事:一是电流突然断片,飞机直接掉海里;二是轨道过热,金属变形。福建舰把这两关都过了,等于给四川舰打了包票:你把这条轨道缩一半装在两攻上,照用不误。

美国那边,福特号当年抢跑,结果三天两头趴窝,甲板上飞机排队晒太阳,舰员自嘲“我们负责提供海滩”。中国这边后发先至,福建舰试完,四川舰直接复制粘贴,别人还在修BUG,我们已经把功能下放。

四川舰的甲板比福建舰短一截,却只装一条轨道,省出来的空间留给坞舱和车辆甲板。两栖攻击舰干着轻型航母的活,无人机、固定翼都能弹,登陆部队还没上岸,天上已经密密麻麻全是自家人。

想象一下,福建舰的歼35冲在前面砸门,四川舰的无人机像麻雀群一样跟进,敌人雷达刚锁定有人机,身后又冒出一大群便宜无人机,火力密度瞬间翻倍。五角大楼的参谋熬夜画图标,一抬头发现少算了整整一甲板飞机,脑壳疼。

更扎心的是,076的无人机可以反复弹射,成本低得惊人。打掉一架无人机,十分钟后再弹一架,敌人拿防空导弹换无人机,钱包先哭。美国当年提“闪电航母”概念,自己没落地,被中国捡去先用了。

电磁弹射在中国手里成了万能积木。大航母能用,小两攻也能用,未来补给舰、医疗船只要甲板够长,理论上都能加一根“橡皮筋”。技术一旦白菜化,数量优势就来了,这是工业体系撑腰的底气。

回头看,福特号的尴尬像一面镜子:技术领先不等于工程可靠,实验室成功不等于战场可用。中国先解决电流稳定,再解决轨道散热,最后把整套系统塞进076肚子里,每一步都踩在实战需求上,不搞花活。

076海试那天,甲板上的无人机估计会先排队滑一圈,摄影师的镜头里,飞机一架接一架弹出去,像下饺子。外媒记者会数飞机,数着数着发现:这不是两攻,这是披着登陆舰皮的轻型航母。

美国现在除了存量老本,真要说新招,电磁弹射这块已经被反超。再往后,亚太这片海谁说了算,得看谁家的“橡皮筋”多、准、稳。福建舰和四川舰只是开头,后面还有新船在船台躺着呢。

五角大楼的灯又要亮通宵了,他们得重新算:一艘076能带多少无人机,三艘076又能围出多大的禁区?算完还得再开一罐咖啡,因为下一艘可能连轨道都不止一条。

故事说到这儿,你觉得076首次海试会先弹无人机还是有人机?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