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要求“要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城规划设计,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近期,广东自然资源特别策划推出[“粤美县城”城市设计成果展播]专栏,将对部分县市优秀设计成果进行展播,展现各地在“粤美县城”城市设计中的成果和亮点,为全省各地进一步深化细化县城规划设计提供案例参考。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龙川打造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现代化县城示范样板的总体要求,发挥深圳横向对口帮扶作用,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主动援助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以深圳理念和速度高水平推进龙川县城建设工作部署,深圳市、河源市组织精干力量,形成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龙川新城城市设计和各项任务落实。广东省和深河两市领导高度重视龙川新城建设,多次深入龙川实地调研、听取规划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为规划设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本次的“粤美县城”规划设计工作中,龙川立足山水自然资源禀赋,规划统筹“绿色、山、水、城、人”特征要素,构建“一带五区”的空间结构,总体上呈现自然生态特征突出、多个组团融合发展的岭南山水城市风貌。同时,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聚焦公共服务、道路交通、产业等项目以及起步区建设,谋划形成42个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的项目库,其中18个首期建设项目预估总投资金额41.24亿元。
一、龙川认知和规划思路
(1)龙川认知
龙川,位于河源市东北部、粤闽赣三省咽喉,是东江入粤第一县、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粤港重要水源地。龙川置县历史达2239年,是广东四大古邑、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原中央苏区县、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的重要指挥部,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在交通方面,龙川拥有4条普铁、4条高铁(含规划)和华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综合交通条件优势突出。全县户籍人口超百万,常住人口近60万,老城区人口密度近2万人/平方公里,人气鼎盛、商业发达,充满了烟火气息,但同时也面临着老城人口密度偏高、韧性安全风险和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等问题。
(2)发展定位
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龙川新时代的使命任务,立足于龙川历史文化、交通区位、生态资源等三大优势,规划从四个维度提出新发展定位:一是强化对周边地区引领作用,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粤东北新中心;二是重塑佗城千年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秦汉岭南文化体验目的地;三是立足粤闽赣三省交汇处交通枢纽节点,打造区域现代贸易物流节点城市;四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大湾区工业(转移)承接示范地。
(3)规划思路
以“活力千年古邑、魅力岭南新城”为总体目标愿景,强化龙川山水城市特色,深入实施“聚人聚商聚产兴城”战略,坚持三生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龙川新城综合承载能力。生态方面,围绕东江、龙台山、河道等生态空间,串联古镇、新城和园区,打造显山露水、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秩序清晰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生活方面,在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人居环境改善上花大功夫,规划配置区域级教育、医疗、文体设施集群,同时按照“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标准建设新城,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生产方面,围绕高铁站、编组站、宝龙产业转移工业园等重大基础要素谋篇布局,强化产业体系支撑和产业空间布局,为龙川输入造血功能。
二、山水为脉|构建「生态可感知」的岭南山水城市格局
规划依托“三山两脉、一江八水”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统筹“绿色、山、水、城、人”特征要素,构建自然生态特征突出、多个组团融合发展的“一带五区”的山水城市格局:
·东江绿色发展示范带:沿东江塑造13公里滨水活力走廊,整合防洪安全、生态修复、文化休闲功能,串联古镇、新城和园区;
·五大功能片区协同:幸福片区(综合服务)、佗城片区(文化旅游)、龙台山片区(生态游憩)、高铁片区(商贸产业)、宝龙片区(智造引擎)形成功能互补。
龙川山水城市格局示意图
重点项目
·龙台山郊野公园:巧借苏东坡笔下龙川八景中的"龙台远眺"意境,依托自然山水资源,轻干预修复登山步道,山顶设观景平台远眺古镇新城,龙台寺前打造“两苏池韵”紫花风铃木景观,打造集历史文化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郊野公园。
龙台山郊野公园效果图
·东江碧带·龙台山段:首期投资建设1.2公里滨江示范段,北起义都河河口,南至枕头寨水闸,北侧和龙台山郊野公园相依,未来将逐步延伸至佗城古镇和幸福片区。通过“步道、跑道、骑行道”三道分设,让市民漫步林间栈桥,纵览东江风光。
东江碧带(龙台山段)效果图
·塔西温泉:塔西温泉自然资源良好,目前度假产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规划面向大湾区亲子家庭、年轻化群体和康养客群新需求,以生态为基底、温泉为特色,提供“好看、好玩、好吃、好眠、好养”的旅游体验,打造集生态、文化、康养于一体的微度假式温泉综合体。
塔西温泉效果图
三、文化为魂|塑造「历史可感知」的秦汉岭南第一古镇
作为岭南四大古邑之一的佗城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布局较为分散、风貌整体性不足。规划针对古镇核心保护区和外围,分别采用保护性活化、创新性传承两种不同设计策略:
在古镇核心保护范围内,以“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加强历史遗产保护活化。重点梳理文物保护建筑、传统风貌民居、历史风貌建筑等价值空间,以功能活化和微改造为主,开展中山街风貌提升、北门城墙文化广场改造、百马归巢、秦汉岭南博物馆等项目改造,重塑秦汉岭南古镇的人文意境。
在古镇核心保护范围外,以文化旅游新载体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古镇滨江地区联动东坝岛、苏堤、正相塔,强化滨江界面,重点策划南门特色商业街区、滨江秦汉文化商业街区、东坝田园艺术岛、苏堤田园等文化旅游新载体,通过碧道连接龙台山郊野公园、塔西温泉度假区等项目,推动区域旅游融合发展。
重点项目
·中山街风貌提升:基于百年骑楼建筑肌理,复原秦砖汉瓦符号语言,植入南越文化研学、城隍灯会等活态功能;
中山街改造效果图
·北门城墙文化广场改造:改造公产房为红色文化展馆与岭南茶文化空间,策划沉浸式夜游项目;
北门城墙文化广场改造效果图
·“百马归巢”护城河驿站花园场景营造:修缮司马第历史建筑群,结合荷塘景观打造行进式历史情景剧场。
“百马归巢”护城河驿站花园效果图
·南门特色商业街区:汇聚岭南文化经典,串联整合现状民居建筑,植入文化展示、休闲商业等功能,利用滨江资源做好旅游配套服务。
南门特色商业街区效果图
四、人民为本|打造「幸福可感知」的岭南特色示范新城
幸福组团作为县城新服务中心和龙川新城起步建设的核心承载区,重点提升县城公共服务和环境品质、塑造现代岭南城市风貌特色,为“干出一个像样新城”提供样板示范。
01
塑造具有辨识度的山水城市中轴,实现公服设施集聚
新城中轴线全长2700m,街区宽150m,北望牙耙山、南对堆禾嶂,自然山峰与城市景观遥相呼应,同时推动苏区公园、双创综合体、文化商业综合体、演艺广场及地下街、邻里中心、婚姻登记处等核心公共服务资源沿轴线集聚,强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多元功能的有机融合,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发展,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区。
中轴线西侧打造“深圳大道”,承载深圳对龙川对口帮扶记忆,林荫大道贯通,地上地下立体开发,激活公共空间,营造烟火漫城的生活场景。结合骑楼、连廊、商业街与慢行系统,形成可漫步、可骑行的绿色交通网络,形成兼具纪念性与功能性的现代化城市界面。
城市中轴线效果图
02
构建不输大城市建设标准的“完整社区”,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规划践行“四好建设”理念(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积极导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和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结合15分钟生活圈建设,提供“不输于大城市建设标准”的居住生活品质,有效承载老城人口疏解、吸引人口回流。
近期围绕城市中轴线,集中建设体育中心、公共文化中心、中心湖公园、幸福学校、邻里中心等一批高品质、有吸引力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分级配置社区食堂、托育中心、共享书房等设施,通过中轴线、公园、绿带串联城市和社区服务节点,并与周边乡村地区相连接,构建社区生活网络。
幸福学校设计效果图
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设计效果图
03
展现时代感与岭南文化魅力,塑造现代岭南城市风貌特色
·岭南气韵:融合岭南文化特色和现代设计语言,对客家围屋、庭院、骑楼等传统岭南建筑形式进行现代化演绎,展现龙川历史文化与时代活力感;
·建筑色彩:以“红绿相融、红白相间”为基调,打造现代化岭南特色风貌;
·绿色建筑:采用龙川本地材料、本土工艺,尽量少用钢结构;鼓励采用冷巷庭院、架空隔热、挑檐遮阳等岭南气候适应性设计,达到自然采光、通风降温的效果,减低建筑能耗。
幸福组团鸟瞰效果图
五、规划管控与实施保障
龙川县根据省、市的工作要求,持续发挥规划设计在县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高标准推进相关城市设计和建设实施的保障工作。
制定近期实施计划。
目前,已经谋划形成42个项目组成的项目库,总投资近百亿元,正在进一步推进投融资研究工作。近期建设重点围绕新城中轴线展开,首期项目合计共18个,预估总投资金额为41.24亿元,计划2025年竣工完成5个项目,包括场平工程、电力工程等,其余11个项目于2027年竣工。
加强规划长效管控。
针对山边、水边、路边以及县城重要街道,从建筑设计、材料、色彩、高度、景观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指引,重点引导滨江界面、佗城古镇、高铁门户、幸福组团等核心风貌区,塑造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山水城市形态,打造古镇新城交相辉映的整体风貌。
引入总师制。
为确保城市设计方案的实施“不走样”,龙川创新引入深圳重点片区总师制经验,组建总师服务团队为城市设计的高质量实施落地护航。
建立数字城市平台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设计方案录入CIM数字孪生系统,动态优化整体城市设计方案,辅助片区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审查。
龙川县紧扣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命题——以山水为脉守护城市格局,以文化为魂弘扬历史价值,以人为本构建幸福生活,描绘可感知、有共鸣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城美丽图景。下一步,龙川县将深入贯彻省市工作部署,继续高标准推进相关城市设计工作,发挥规划设计在县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努力焕发“秦汉岭南第一古镇”新活力,“干出一个像样新城”,打造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现代化县城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