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上,俄罗斯硬是把防空导弹当"铁榔头"砸向地面目标,这招"废物利用"让北约军事专家直呼意外。S-300防空导弹加装简易制导系统后,摇身一变成了廉价对地攻击武器,硬是在弹药短缺的情况下撑住了俄军火力线。这不禁让人想起咱们仓库里那1万枚"退休"多年的红旗-2导弹——当年打U2侦察机的功臣,如今在东南沿海的某个仓库里落灰。要是把这些"老伙计"拉出来改装升级,在未来的统一之战中,能不能给对岸的"爱国者"系统来个"饱和式问候"?
俄军这波操作确实给全球军工界上了一课。原本用来拦截飞机的S-300导弹,拆掉无线电引信换上卫星制导模块,造价直接从百万美元级别降到白菜价。去年冬天在顿巴斯前线,改装后的S-300像下饺子似的砸向乌军阵地,虽然精度差点意思,但架不住数量多。英国国防部情报显示,俄军靠这招每天能省下3000万美元的弹药费,硬是把乌克兰的"爱国者"拦截弹消耗得七七八八。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咱们的红旗-2。1967年击落U2那会儿,这玩意儿可是让美国人肝颤的利器。130公斤的战斗部,34公里射程,虽然放在现在看参数寒碜了点,但架不住库存量大啊。东南沿海几个导弹仓库里,少说躺着上万枚这老家伙。现在改装技术这么发达,加个北斗导航模块,换装新型固体燃料,分分钟能让这些"退休老干部"重出江湖。
对岸的防空体系确实不容小觑。他们西海岸部署的"爱国者"PAC-3,单发拦截弹造价够买北京半套房。更别说还有"天弓"和挪威的NASAMS系统组成的三层防空网。但再好的盾也怕菜刀雨——咱们要是一次性砸过去2000枚改装红旗-2,就算90%被拦截,剩下的200枚也够把桃园机场跑道啃成蜂窝煤。更关键的是,这一波就能耗掉对岸价值60亿美元的拦截弹,相当于用街边摊的预算吃了顿米其林大餐。
军事专家王洪光曾算过一笔账:把库存红旗-2改装成对地攻击型号,单发成本不超过50万人民币。真要动手时先来三波饱和打击,等对岸的拦截弹库存见底,再用东风-17这种"金疙瘩"精确点名指挥所和雷达站。这套"老将打头阵,精锐收残局"的战术,俄罗斯人在乌克兰已经帮我们验证过了。
其实改装老装备这招,咱们早有先例。2018年珠海航展亮相的B611M导弹,就是在红旗-2技术基础上魔改出来的,射程直接拉到400公里。现在要是给仓库里的红旗-2都装上复合制导系统,射程覆盖台湾海峡绰绰有余。去年西北大漠的实弹演习中,改装后的红旗-2成功突破了模拟的"爱国者"防御网,这个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更妙的是,这些"老古董"还能当战略忽悠工具。平时拉出来搞个改装展示,让对岸的防务部门天天纠结到底要采购多少拦截弹才够用。要知道他们现在存的"爱国者"导弹,采购价够咱们改装200枚红旗-2。这种"用二手奥拓逼你买宝马"的消耗战,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俄乌战场证明,现代战争打得就是后勤账。咱们仓库里那些看似过时的装备,说不定就是未来战场的奇兵。红旗-2这批"老同志"要是真能焕发第二春,到时候给对岸的"欢迎仪式"可就不是放烟花那么简单了——那得是万箭齐发的硬核"问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