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赵露思因与经纪公司银河酷娱传媒的解约纠纷登上热搜。直播中,她半开玩笑地表示:“在娱乐圈这些年有点积蓄,不用担心我。实在不行开个小面馆,人干什么不是一辈子。”这番话既像是自嘲,又像是无奈之下的退路宣言,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然而,这场风波很快被另一个人“带偏”——知名编剧于正。有网友在于正评论区留言问:“考虑把赵露思签进欢娱吗?”他直接回复:“我俩可以合伙开面馆。”短短一句话,直接让舆论场炸了锅。
于正的回应迅速引发两极评价。有网友嘲讽:“他是真能蹭!赵露思的解约新闻都能被他用来营销自己。”毕竟,于正近期正为新剧《定风波》造势,此时插话难免被质疑动机。更有人犀利指出:“人家问他签不签赵露思,他却说开面馆,这不就是婉拒吗?”
但也有网友认为,于正不过是以幽默方式表达支持:“赵露思都说了开面馆,他接梗而已,没必要上纲上线。”还有人翻出于正过去对赵露思的欣赏,认为他并无恶意。
赵露思的“面馆论”并非孤例。近年来,不少明星在事业受挫时都放出“退圈开餐饮”的狠话,从薛之谦的火锅店到陈赫的贤合庄,副业似乎成了艺人的“安全网”。但赵露思的“面馆”更多是资本博弈下的无奈自嘲——毕竟,以她的人气和“成都妹子”的身份,真开面馆或许能成网红店,但显然不是首选。
而于正的“合伙”提议,更像是对内娱“明星副业潮”的暗讽。毕竟,欢娱旗下艺人大多专注拍戏,少有跨界经商。他这一句玩笑,既避开了“是否签人”的敏感问题,又巧妙蹭了波热度,堪称“语言艺术大师”。
这场“面馆风云”,表面是明星的玩笑互动,实则折射出内娱的生存法则——解约纠纷、资本博弈、副业退路,甚至同行间的微妙关系,全被一碗“虚拟面条”搅在了一起。至于于正到底是“暖心前辈”还是“蹭流高手”,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娱乐圈,哪怕是一句玩笑,也可能被解读出八百个心眼子。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