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摩根、阿布达比投资局、社保基金等顶级机构已悄然布局三家海南本地企业,它们的业务与封关政策形成精准共振,堪称 “红利收割机”。
封关政策的 “四个核弹级” 利好
零关税商品大扩容:从 1900 个税目暴增至 6600 个,覆盖 74% 的商品,相当于把海南岛变成 “全球最大免税超市”。以汽车零部件为例,进口成本预计下降 20%-30%,直接利好本地制造业。
加工增值免税新政:在海南加工增值超 30% 的商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这意味着企业可以 “全球采购原料 + 海南加工 + 全国销售”,成本优势直接碾压传统模式。
跨境资金自由流动:EF 账户(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已与 48 个国家实现资金自由划转,企业跨境融资成本降低 30% 以上。摩根大通近期就通过该账户完成了一笔 5000 万美元的跨境投资。
85 国免签 + 国际物流枢纽:封关后国际航班量预计翻倍,三亚凤凰机场已启动扩建,目标 2025 年吞吐量突破 4000 万人次,相当于再造一个香港国际机场。
第一家 钧达股份
控股的捷泰科技是N型 TOPCon 电池全球龙头,利用海南零关税政策进口高纯度硅料,加工增值率达 42%,产品通过 “二线口岸” 免税进入内地市场。
社保基金118组合一季度新进 1026 万股,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近期与阿曼投资署签署 50 亿元协议,将在苏哈尔自贸区建设 5GW 电池基地,直接辐射中东市场。
封关后硅料进口成本下降 15%,叠加加工增值免税,预计单瓦利润提升 0.08 元,对应年增利超 5 亿元。
第二家 神农种业
作为海南本地种子龙头,其杂交水稻品种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超 20%。封关后可通过 “零关税” 进口优质种质资源,同时利用 QFLP 政策引入外资加速研发。
瑞银、巴克莱、高盛三家国际大行一季度合计增持 621 万股,阿布达比投资局更是首次现身前十大股东。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儋州投资 12.8 亿元建设水产种源产业园,将抢占海南 “蓝色粮仓” 战略先机。
种子进口关税从 9% 降至 0,预计每年节省成本 2000 万元;水产种苗出口享受退税优惠,毛利率有望从 35% 提升至 45%。
第三家 ST 双成
表面看是海南本地医药企业,但实际控制人旗下拥有半导体资产。封关后跨境并购审批效率提升,公司极有可能通过资产注入转型半导体封装测试赛道。
阿布达比投资局一季度新进 228 万股,摩根大通同步增持 124 万股。值得玩味的是,公司近期公告拟在洋浦保税港区建设 “跨境医药研发中心”,为后续资本运作埋下伏笔。
若成功转型半导体,可享受海南自贸港 15% 企业所得税优惠(内地为 25%),按行业平均净利率 10% 计算,年增利超 1 亿元。